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安徽省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学会
Anhui Provincial Society of Green Building and Smart Structures
安徽省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安徽省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学会(ANHUI PROVINCIAL SOCIETY OF GREEN BUILDING AND SMART STRUCTURES)

第二条  本团体的性质是依法成立的由全省从事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和组织机构自愿组成的、地方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团体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团结、组织全省工程建设工作者,促进工程建设科学和技术的普及、推广、繁荣与发展,提高成员的科学素养、促进人才的成长,发挥工程建设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新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本会倡导公正、独立和创新,为促进我省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条  本团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 安徽省科学技术 、社团登记管理机关 安徽省民政厅  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团体的住所安徽省合肥市。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

(一) 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相关的法规、方针和政策;推广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提高公众意识,普及相关知识,促进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二) 维护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会员单位需要,组织市场拓展,发布信息;开展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先进技术与产品的推介和展示,帮助会员单位提高企业品牌和知名度,组织业务和技能培训,提供咨询服务;

(三) 开展诚信建设,组织会员开展创优评比活动。组织会员单位加强自律管理,在政府管理部门指导下共建规范、有序的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市场;

(四) 组织或参与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组织制定发布团体标准,规范相关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市场行为,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工作。

上述业务范围概括为: 学术交流;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技术培训;水平评价;展览展示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团体的会员种类为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三)在绿色建筑与智能结构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三)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团体的决议;

(二)维护本团体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团体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选举和罢免监事;

(四)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五)审议监事会或监事的工作报告;

(六) 制定和修改会费标准;

(七) 决定终止事宜;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第十八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大会;

(四)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团体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 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本团体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团体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62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本团体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团体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5年。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大会2/3以上会员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根据《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第二十七条,理事长(会长)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社团法定代表人一般应由理事长(会长)担任。如因特殊情况需由副理事长(副会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应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担任,并在章程中写明。本团体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条  本团体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团体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二十九条  本团体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三十条  本团体设监事 1 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三十一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推举;

(三)监事的罢免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三十二条  本团体的负责人、理事、常务理事和财务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三十三条  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建议;

(二)对理事、常务理事执行本团体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团体章程或者会员大会决议的负责人、理事、常务理事提出依程序罢免的建议;

(三)检查本团体的财务报告,向会员大会、报告监事的工作和提出提案;

(四)对负责人、理事、常务理事、财务管理人员损害本团体利益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

(五)向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本团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决定其他应由或监事审议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   监事每 6 个月组织召开一次会议。

第三十五条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团体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三十六条  监事发现本团体开展活动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监事行使职权所必需的费用,由本团体承担。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七条  本团体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八条  本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九条  本团体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四十条  本团体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十一条  本团体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二条  本团体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 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三条  本团体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四十四条  本团体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五条  本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六条  对本团体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审议。

第四十七条  本团体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八条  本团体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九条  本团体终止动议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五十条  本团体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一条  本团体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五十二条  本团体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经2024年9月20日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执行。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团体的理事会。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首页 走进学会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